繁體文學網
最近閱讀
首頁 >都市小說 >都市奇門相師 > 第二百二十九章 宗師之作

第二百二十九章 宗師之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

對於明朝,如今褒貶不一。有的說明朝的皇帝多昏庸胡鬨,要麼喜歡遊龍戲鳳,要麼喜歡木工,要麼幾十年不上朝,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明朝的皇帝堪稱曆朝曆代最有骨氣的皇帝。

你多半知道朱元璋當初起兵的時候有多麼勇武,多半也聽過後來成了永樂大帝的燕王朱棣是多麼英明,你也多半聽過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多麼的“荒唐”,可是明朝的每一個皇帝,卻沒有一個是軟骨頭的。你看如崇禎皇帝天子殉國,你看如正統被俘卻決不求饒,你看如隆武戰死沙場,你看如紹武被俘,絕食自殺。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大明王朝最真實的寫照。

人總說大唐盛世,然而在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中,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曾棄都南逃蜀中。明朝則從未有過這種例子。大家知道明朝永樂皇帝從南京遷都如今的京城,原因之一就叫做“天子守國門”,受到入侵了,大明天子親自在第一線守國門。

崇禎皇帝當年,京城形勢很危急,有人勸他遷都,他不去,有人勸他走,逃到南京,他不逃,他登上煤山自縊殉國而死,忠於江山社稷。這與清廷的鹹豐皇帝致京城百姓於不顧兩度倉狂逃離京城以及清廷末帝溥儀苟且偷生向鬼子侵略者投降認賊作父更有著天壤之彆。

在大明的曆代君王之中,最為璀璨奪目的,不外乎洪武大帝朱元璋和永樂大帝朱棣。

明君手下必有能臣。

說起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第一謀士,毫無疑問的是青田先生劉伯溫。之前張凡在孤魂山遇到的那處將空間分割開來的迷陣就是青田一脈的手段,當真讓人折服。

而永樂大帝麾下的第一謀臣又是誰?毫無疑問——黑衣宰相姚廣孝!

道衍和尚,原名姚廣孝,明朝政治家、佛學家,文學家,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

論智謀,姚廣孝不遜於劉伯溫。史書對於姚廣孝在靖難中的作用,也有很高評價的,“帝在籓邸,所接皆武人,獨道衍定策起兵。及帝轉戰山東、河北,在軍三年,或旋或否,戰守機事皆決於道衍。道衍未嘗臨戰陣,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為多,論功以為第一。”

朱棣即位後,準備加封姚廣孝,還讓他蓄發還俗,並“賜第及兩宮人”,但這都被他所拒絕。姚廣孝幫朱棣起兵,不是為了權力厚祿,金錢美女,他隻是想實現自己的抱負,方不負平生所學。此後姚廣孝輔佐太子教導皇孫,成為三位皇帝老師!

而除了謀士這個身份之外,法號道衍的姚廣孝還有一個身份,就是一位風水大師。如今的京城,就是由這位道衍禪師主持重建的。

華夏的的風水大勢,它是西起昆侖山係,向東延伸,西高東低,北高南低。京城的西部是西山,西山是屬於太行山脈;京城的北部是軍都山,軍都山是燕山山脈,這個太行山脈和這個燕山山脈,也就在南口會合,也就是西山和軍都山在南口會合,就形成一個向東南巽方

堪輿上麵把這個東南方叫做巽方,就是形成一個向東南巽方展開的一個半圓形的一個山窩子,一個大的一個山灣,一個大的京城平原,山環水抱必有氣,京城城就是一個最理想的大環境。

元朝的兩位大師在勘定龍脈之後又引玉泉山的泉水入於通惠河。因為這個水流來自於西方,西方屬金,金位,所以這個人工的河就名為“金水河”。

而姚廣孝輔佐明成祖朱棣奪得天下,後親自主持了京城紫禁城的規劃和建設。

既要用好京城的王氣,同時又要能夠克煞住元朝大都、元朝殘餘的王氣,姚廣孝將京城城的整體中軸線向東移,一東移,那麼原來元朝大都的中軸線就落在西部了,落在西部就是屬於白虎位,也就克煞了前朝的王氣,鎮住了。並且相應地他也就廢除了原來元大都時候的玄武位。

原來當時元大都的時候,京城的玄武靠山是瓊華島,他把玄武位廢掉,另外人工就堆築了一個景山,以景山作為京城城的玄武位。以永定門外的一個大台山“燕墩”作為案山。

其次這個城內的格局就更加細致、更加嚴格地按照星宿的布局,按照北鬥七星、按照二十八星宿的格局,所以京城在懂行的人眼中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星城之都,與天上整個的星體運行是相應的。

尋常的風水師所謂的風水堪輿,謀得隻不過是一屋一宅,再大也不過就是一座莊園,一個小區廠礦。像這種謀定一城之局的,稱其為大宗師,絲毫不為過。

隻是張凡沒想到的是這樣一個小區竟然是出自姚廣孝之手,而且數百年間都不曾被人破壞,真的是讓人嘖嘖稱奇。

“唉,華夏五千年,能夠真正一手主持城市建設的的大宗師能有幾位?這位姚大師在咱們各家的祖師之中都稱得上是翹楚啊。”

劉法成也是頗為感慨。要說起祖師爺,他家的也不差。張凡那楊家一脈不但祖師爺厲害,門下更是能人輩出,什麼賴布衣廖精金都是楊公一脈,可是他們兩家的祖師爺,論起成就來,都要比這位大師低了一頭。

網頁閱讀不過癮?點擊此處下載APP後繼續永久免費閱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