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文學網
最近閱讀
首頁 >懸疑小說 >天地玄門 > 正文第33章芮城故事

正文第33章芮城故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

那老者哼了一聲,說道:“道長念道號念的太早了,那邊還有一個冤枉廟呢。那一帶原有一個數十畝的大坑,每逢大雨之後,坑內就灌滿了水。一百多年前,一批官兵押運上解朝廷的銀兩,至此天黑,就歇宿下來。由於看管騾隊人員疏忽,有一匹馱銀之騾離隊至坑邊去喝水,蹄下一滑跌入坑內。天亮後,官兵起程清點人馬,發現少了一馱銀子,立即四出尋找未獲,即疑是坑北村民所為,遂把全村男女老幼儘皆殺死。後天旱時,坑內水乾,騾子屍骨及銀馱子外露,才知坑北村民無辜被殺。後人蓋起一座冤枉廟,以紀念冤死的村民。這一件事,卻是我父親親眼所見,他還參與建了這廟。”

周道長此時連道號都念不出來了,隻是歎息。

此時三人已經下了橋,那老者與徐霞客和周道長不走向一個方向,二人與老者分手,沉默的走了好一段路,周道長突然恨恨的道:“冤枉廟,蓋個廟有什麼用?要是起個道觀還多少算點兒功德!”

徐霞客不由得皺起了眉毛,答道:“道長,佛道一體,您這話可有點兒狹隘了。”

周道長哼了一聲,答道:“如果是彆個地方,我這話自然不妥,但這裡的和尚,實在可惡,壞了出家人的名聲!”

徐霞客心中奇怪,問道:“周道長卻見了哪些和尚做了不法之事了?”

周道長答道:“此事這芮城全城皆知。就在十年前,這村後原有一大寺院,名叫洪願寺。是一個叫法歡的和尚主持修建的。建寺後,他到處化緣廣收門徒,使該寺香火甚盛。十年前,寺內門風大變,門徒們不守清規,胡作非為,修暗室,搶民女,揮霍錢財。失女之家疑是寺裡和尚所為,但又無實據。有一天,有個串鄉貨郎路過寺院,有個和尚出來買木梳,立即引起貨郎的懷疑,他心想和尚是光頭買木梳乾嘛?立即報告官府,官府派一武林高手化妝成農夫帶上女兒去降香,眾和尚一見,動手就搶,武師立即發出信號,官兵即包圍了寺院,將惡和尚全部擒獲,放火燒了寺院。後來,將這些惡和尚全部活埋在鎮東的地裡。”

徐霞客聽了,不由得也哼了一聲,沒想到這裡居然有這等惡和尚。

周道長見徐霞客也怒形於色,心中不由暗自得意。他雖然不會有多反感和尚,但看到道家壓了佛家一頭,心裡多少也會有些高興,向左邊一指,說道:“那邊有一眼泉,就是我們道家人做的善事。

這裡有一道人姓萬,因他蓬頭跣足,因此人稱他為‘萬蓬頭’。他常在各地雲遊,質性安恬,談論高古。一頓飯可吃鬥米鬥麵,數日食也餓不死。他經常至澗西王老人家中,王老人總是盛情招待。道人為了感謝王老人的厚意,願以五十金為酬。叫王老人在屋後掘一井,水如泉湧。村中人知道後要買這些水澆地,經雙方協商,恰恰定為五十金。

後來萬道人說他要遠行,叫人將他居住的窯洞用泥封住,數日後人們將窯洞啟開,隻見道人意態安詳,盤腿而坐。人們又把窯門封住,數日後又啟開看,一無所有。數年後有人在長安街上偶遇萬道人,談笑風生如同平日。後澗西村東的泉水被稱萬仙泉。在縣城西門外北邊有一土台,人們叫它降生台。傳說侯真人在此得道成仙,飛升天界。

那侯真人名叫侯道華,唐代人,為人忠厚、善良。平時不善言詞,隻知勞作,人以為憨,稱他為‘侯憨子’。他孤身一人,以做豆腐為生。隔壁有一盲老人,無人照看,蓬頭垢麵:衣衫破爛,但他熱心照料數十年如一日。此事感動了呂仙,上門送丹藥治好老人病,勸化侯真人修仙學道。侯便到中條山道靖院,拜周悟仙為師修仙學道。周傳他龍虎丹訣,他登危履險如行平地。一日道靖院正殿屋頂塌陷,他登上梁頂修房,拾了個小金盒,盒內有仙丹八粒,他吃後身輕體爽,飛上鬆頂,揮手謝眾說:‘玉帝招我為仙台郎,我去也!’有一白鶴飛來,他便跨鶴盤旋淩空而去。?”

徐霞客聽得周道長由萬篷頭扯到了侯真人,這一扯就扯到了唐代,心想這老道也不能說完全免俗,至少與佛家的競爭之心還沒有消失,當下笑道:“這件事隻怕和呂洞賓有關係了。”

“這個自然啊。”周道長起了興致,答道:“你隻怕對呂祖的身事還不大清楚吧。”他也不等徐霞客回答,就開始給徐霞客普及起了道教知識:“呂祖,諱名岩,字洞賓,出家學道後號純陽子,或稱回道人;民間稱其為呂真人、呂祖,列為‘八仙’之一。相傳其為唐河中府永樂縣招賢裡水竹墟人氏。唐德宗貞元十四年農曆四月十四日已時生。其祖父呂渭,官禮部侍郎,生四子,名呂溫、呂恭、呂儉、呂讓,呂讓官海州剌史,為洞賓之父。洞賓生於仕宦之家,青壯年時醉心於功名科舉,武宗會昌中考進士未中,直至懿宗鹹通中始考取進士。時年已六十四歲,兩調縣令,時值黃巢為亂,遂棄官移家於終南山,自己到處遊曆。

他遊華山,遇隱士鐘離權,得其傳導,遂摒棄人間富貴而修仙學道。其遊蹤遍及江河南北,曾結茅於廬山等處,後又到中條山九峰潛修,出沒隱顯,不知所終。因他在遊曆中曾用醫術為人治病解危,民間傳有不少佳話,遊曆中每有題詠,常自稱‘回道人’,著有詩詞歌訣數萬言。檢《全唐詩》中亦有洞賓詩多首。永樂宮中純陽殿壁畫為《純陽帝君神遊顯化圖》即描繪呂氏作為神仙中人的一些事跡。傳為呂氏著作的有《青山堂易說》、《指玄篇秘注》、《太乙金華宗旨》、《金丹獻>>、《純陽真人渾成集》、《蹄文集》等。”

徐霞客聽的直皺眉,心想自己又不學道,了解這麼多呂洞賓的事乾嘛,也難得這老道把呂洞賓的生辰都記的這麼清楚,還真是道家裡的虔誠之輩。

此時二人已經轉入九峰山小路,一路上桃紅柳綠,倒也賞心悅目。徐霞客聽周道長講呂祖講個不停,不由有些生厭,想著轉個話題,指著路邊的一株石榴樹笑道:“這石榴還真是長勢很好。”

周道長笑道:“我道家的石榴,哪能長的不好。”

徐霞客撲哧一笑,說道:“道長過了吧,這石榴也是道家的?”

周道長大笑道:“這個你就不知道了。早年間,皇帝的母後生了病,請了無數名醫都沒治好,皇帝急得坐立不安。某夜,其母後做了一個夢,夢見—個神人告訴他說:‘要治好你的病,得吃無根石榴’。母後醒後告訴了皇帝,皇帝立即張掛皇榜,昭示天下,誰能找到無根石榴,治好國母的病,要官封官,要錢賜錢。某日,有一道人獻上無根石榴------此石榴子,後無細絲,謂之無根石榴。”

網頁閱讀不過癮?點擊此處下載APP後繼續永久免費閱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